受雨帶南壓影響,5月17日以來,龍泉市已連續出現大雨暴雨天氣,5月17日08時-24日11時,全市平均雨量407.0mm,超過500mm的站點有5個,多日保持地質災害氣象風險黃色預警,防汛應急響應調整為II級。雨情就是命令,龍泉市水利局全體干部聞汛而動、奔赴一線、值班值守,吹響防汛“沖鋒號”,筑牢“安全堤”,全力保障人民群眾生命財產安全。
一是全力當好防汛“耳目尖兵”。堅持24小時值班制度,值班電話24小時暢通,水旱災害防御中心充分發揮山洪災害監測預警系統作用,加強汛情分析研判,及時將雨情、汛情向有關部門通報并做好相應應對措施,向各鄉鎮、村發布預警信息1萬余條。水文站在強降雨期間,南大洋站點監測數據21組,5月22日16:40,南大洋水文站測得最高水位198.72米(警戒水位198.4米),洪峰流量1860m3/S ,老水文站測得最高水位193.08米,力求做好數據準確及時,為防汛指揮部門研判分析、科學決策提供重要依據。
二是全力做好防汛“護衛隊”。嚴陣以待、以汛為令,時刻做好應急搶險準備,確保人民群眾生命財產安全。由于連日暴雨天氣,龍泉河道水位不斷上漲,江濱兩岸邊觀水、釣魚、拾柴群眾聚集,水利局迅速出動全局人員,成立防汛先鋒小隊共10組,冒雨前往城區江濱南北兩岸,規勸兩岸圍觀群眾、設置警戒線隔離帶、排查上報沿線安全隱患,匯聚水利力量,全力筑牢防汛安全屏障,確保人民群眾生命安全。共出動人員200余人次,勸阻圍觀群眾100余人。
三是全力做好供水安全“守護者”。連續大雨暴雨,造成部分地區出現山體塌方,安仁、蘭巨、錦溪、鳳鳴等水廠源水供水管網受到沖毀,鄉鎮水務公司組織人員第一時間趕往現場,摸排具體情況、制定應急方案、科學調度供水,及時有效保障農村供水安全,現已全部正常供水。累計出動巡查人員200余人次,出動搶修人員20余人次,解決近2萬人口飲用水問題。另外,區域統管人員組建3支小分隊,對各水廠(站)、供水管網展開地毯式巡查,及時排查部分供水站圍墻、進站道路倒塌、管網斷裂受損、凈水設備超負荷運行等情況。
四是全力做好汛后城市“清潔工”。受到暴雨的沖擊,甌江江面上斷樹枝、水草、生活垃圾等漂浮物大量堆積。當雨量減弱,水位下降,組織人員開展甌江江面及兩岸清理,確保河道暢通,及時清除安全隱患,共出動人員20余人次,清理垃圾30余噸。另外,綠道路面幾乎“全軍覆沒”,路面泥沙淤積,沿線綠道帶垃圾滿地,出動清淤保潔約15人次,清理綠道約3公里,清理垃圾、淤泥約16噸。